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康复指导
康复指导
儿童手眼协调发育规律

 导 读

        手眼协调(eye-handcoordination)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随神经心理发育的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标志着发育的成熟度。

        随着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愈来愈占重要地位,贯穿于精细运动之中,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离不开手眼协调能力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发育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的关键。

        从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发育可以看到,婴儿期抓握动作出现了初步的手眼协调——摆弄物体的动作。但是,这些动作往往还不是准确而灵活的。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条件下,进入幼儿期,在经常接触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过程中,由于成人反复示范和儿童不断模仿,逐步学会了熟练地摆弄和运用这些物体的动作能力,例如,用茶杯喝水,用匙子吃东西,自己穿衣服,扣纽扣,戴帽子,指鼻涕,洗手等。

        虽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如果平时注意培养训练,手眼协调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

1.手张开及双手抱握阶段(0~3个月):   

      此阶段原始反射的存在会妨碍身体的自由活动,但对协调运动起到促进作用。触摸手指甲和手掌尺侧会出现逃避反应,这在发育早期占主要地位。随后出现握持反射并逐渐增强。逃避反应表现为腕关节背伸和手指伸直外展,而握持反射则表现为腕关节掌屈和手指屈曲内收。由于两种反射的相互拮抗作用,最初的握拳姿势逐渐发育成为具有腕关节背伸和手指屈曲、内收能力的功能手。

1)俯卧位:由于TLR作用,全身呈屈曲状态,四肢活动多见,上肢无法做分离运动,一旦紧张稍有缓解可见到腕关节背伸,5指张开的动作。但由于俯卧位时颈部尚不能保持稳无意识抓罐物体动作,随着时关节伸展手整会突然张开,致使手中的物体掉落。

2)仰卧位:随着双肩对称,首先必须由视觉确认手和口之间的体位,视线会从手移向物体,再从物体移向手。伴随颈部控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不仅可以看到自己运动,也可以看到物体的运动。

3)上肢与躯干运动分离、眼和手协调

俯卧位时抬头,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使上肢出现强制性伸展。头的上抬,这种抗重力状态使身体各部位间产生相互作用。

 

 

2.手功能开始发育阶段(46个月)   

1)仰卧位:从颈部到肩部乃至躯干的抗重力伸展活动得到进一步发育,身体的姿势位置对上肢的影响逐渐减弱,仰卧位时手能向前方伸出。此时,随着躯干稳定性的提高,上肢能够带动肩部一起向前伸出。

2)俯卧位:当需要将一侧上肢向前伸展时,与仰卧位不同,为了支撑躯干维持姿势平衡,会诱发整个腕关节呈过伸状态。因为在这一时期,无论上肢或是下肢,只要有某个关节出现伸展或屈曲动作就会引起其他所有关节的伸展或屈曲,即各关节间还未出现分离运动;

同样,不仅仅是上下肢,躯干的伸展也会诱发四肢的伸展以至波及全身。随着躯干向抗重力方向的伸展幅度增加,要使俯卧位时髋关节呈完全伸展状态,必须使身体重心转移至臀部下方,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完成向前伸出一侧上肢的动作

3)视觉功能:眼球运动已经平稳,能够完成视觉诱导下的伸手和握持动作。握持反射有助于手伸向目标物体,这是视觉诱导的握持能力获得前的伸手动作。在双上肢支撑下身体左右移动促进了上臂回旋动作的熟练,上臂的外旋动作使得眼睛容易看到手中握持的物体。随着视线同时对手和物体注视,使得手的活动、手的感觉以及视觉信息有机统合在一起,俯卧位重心下移终经视觉神经传导通路对物体产生感知觉和认知,即只要是看到过的物体,就能回想起该物体的性质、质地、大小、形状、重量等。

      

 

3.手功能多样化发育阶段(7~9个月):  

     独坐能力的获得解放了婴儿的双手,使婴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双手协调自主控制动作得到迅速发育,即进入了用眼睛引导手的动作、手功

能呈现多样化发育阶段。

1)姿势变换对手功能多样化发育的作用:

在某一种姿势上,还必须学会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膝立位等多种姿势的变换。姿势变换常通过伸展上肢动作以保护身体,这样使得伸展上肢动作作为支撑,跌倒时能得到迅速发育和提高。随着抗重力伸展姿势的稳定发育,伸手功能得到发育。在坐位按住某物时,躯干已经具备了伸展准确性的提高,伸手抓物时手够不到或伸过头的情况开始减少,逐渐发育成手能伸向目标物体。

2)爬行对手功能发育的作用:

爬行练习使得手掌逐渐具备了支撑体重的能力,以便能稳固地抓住物体。承重与手功能发育关系密切,承重可提供信息反馈使小儿注意到手,同时有助于手张开,上肢伸出。

婴儿通过手掌向前后、左右做爬行运动,也促进手指的外展、伸展,以及手掌桡侧和尺侧功能的分离。这些活动均有利于促进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指功能的发育,也为下一阶段手指的抓捏或翻阅动作发育奠定基础。

      

4.手功能熟练阶段(10~12个月): 

     手的动作开始前,一般先由视觉引导手指的活动,熟练后,即使眼睛不看手指也能顺利完成操作活动。

1)坐位:不再需要上肢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腕关节和手指得到解放,逐渐能用指尖转动物体,使得手指功能得到进一步发育。

2)立位与步行:当获得稳定的立位平衡后,上肢运动功能发育逐渐从姿势的影响中摆脱出来,能够完成更有自主选择性的够取、抓握、放下等动作。但在学步过程中,需借助上肢伸展(挑担样姿势)来保持步态的平衡。独立行走能力的获得更进一步解放了小儿的双手,使精细运动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

3)手指分离动作发育:当尺侧3个手指能够屈曲之后,使得尺侧有了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完成使用示指指物的动作。能将小的物体放人比较小的容器内等取物动作的获得为分离动作的完成提供保证。

开始时,使腕关节保持在悬空的位置进行手指动作非常困难,可以先将手放在容器的边缘以固定腕关节,然后再进行操作。此外,由于手指伸展常常会引起前臂旋后的联合运动,当前臂旋后时可能会出现手指张开、手中物体掉落的现象